(D) | 1. |
一位20歲男性於二週前至金門旅遊,4天前開始出現發燒、頭痛、皮膚疹,並於腹部發現有一病灶(如圖),此時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
A. | 此為Scrub typus,病原體為Orientia tsutsugamushi。
|
B. | Serology是良好的診斷工具;也可檢驗上述病灶做核酸(PCR)分析診斷。
|
C. | 臨床症狀發生在被Chigger叮咬後6至21天(潛伏期)。
|
D. | 此病原感染的死亡率約為25%至30%。 |
E. | 疾病的早期,會出現相對性緩脈(relative bradycardia)。
|
|
(D) | 2. |
下列關於HIV感染與腫瘤的關係何者錯誤?
|
A. | Kaposi’s sarcoma與Human Herpes virus – 8(HHV-8)的感染有關。
|
B. | Anogenital carcinoma與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感染有關。
|
C. | Primary CNS lymphoma(原發性中樞神經淋巴瘤)與Epstein-Barr virus ( EBV )的感染有關。
|
D. | Burkitt’s lymphoma與Cytomegalovirus ( CMV )的感染有關係。
|
E. | HIV感染相關之lymphoma主要是B cell lymphoma。 |
|
(C) | 3. |
一位50歲男性,於9個月前因sick sinus sysdrome接受心律調節器(CIED, 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 )植入,情況穩定,但最近因反覆發燒已四週而住院。住院血液培養兩套皆有細菌長出,心臟超音波發現心律調節器wire的前端有vegetation,請問下列何者是最可能的血液培養菌株種類?
|
A. | Staphylococcus aureus |
B. | Viridans streptococcus |
C. |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
D. | Enterococcus faecalis |
E. | Escherichia coli |
|
(C) | 4. |
下列抗微生物製劑與副作用之組合,何者錯誤?
|
A. | Daptomycin – Myopathy (肌肉病變) |
B. | Chloramphenicol – Aplastic anemia (再生不能性貧血 )
|
C. | Amikacin - Hepatic failure (肝衰竭)
|
D. | Tetracycline - Photosensitivity (光敏感症)
|
E. | Metronidazole – Peripheral neuropathy (周邊神經病變)
|
|
(C) | 5. |
有關醫療照護人員預防接種建議,下列何者不是現行建議需注射的疫苗?
|
A. | 痲疹 - 腮腺炎 - 德國麻疹疫苗 ( Measles-Mumps-Rubella vaccine )
|
B. | 流行性感冒疫苗 ( Influenza vaccine )
|
C. | 狂犬病疫苗 ( Rabies vaccine )
|
D. | B型肝炎疫苗 ( Hepatitis B vaccine )
|
E. | 水痘疫苗 ( Chickenpox vaccine)
|
|
(D) | 6. |
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 | C. difficile是不會產生孢子的革蘭氏陽性桿菌,故70%酒精具有此菌良好之殺菌力。
|
B. | 以大腸鏡檢查偽膜性腸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之敏感性很高,因此腸鏡檢查若無出現病灶則可排除此診斷。
|
C. | 致病力可能和Toxin A和Toxin B相關,toxin A是cytotoxin, toxin B是enterotoxin。
|
D. | 對於首次輕度C. difficile腸炎,首選治療藥物為口服metronidaozle治療10到14天。
|
E. | 對於首次C. difficile腸炎重度患者,首選治療藥物為針劑vancomycin治療10到14天。
|
|
(D) | 7. |
一位40歲男性出國至中東麥加參加回教朝聖之旅,旅遊中並有生飲駱駝奶,返國後出現發燒及呼吸喘,胸部X光出現兩側下葉浸潤,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A. | 詢問出國旅遊史,若在中東地區離開後14天之內發燒,臨床及影像檢查診斷肺炎,應於24小時內通報中東呼吸症狀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 - CoV)。
|
B. | 中東呼吸症狀群冠狀病毒感染症屬於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已有出現局限性人傳人的群聚感染事件。
|
C. | 中東呼吸症狀群冠狀病毒感染症臨床表現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通常會有肺炎,部分病人會出現腎衰竭、心包膜炎、血管內瀰漫性凝血(DIC)或死亡。
|
D. | 中東呼吸症狀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住院重症治療病患死亡率約為10%至12%。
|
E. | 目前中東呼吸症狀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仍無臨床試驗證實有效治療之藥物及疫苗,治療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
|
|
(C) | 8. |
有關退伍軍人症(Legionellosis),下列何者敘述為非?
|
A. | Legionella是嗜氧革蘭氏陰性桿菌,主要是Legionella pneumophila與人類感染有關。
|
B. | 傳染方式是飛沫傳染,通常經由吸入受汙染水源而致病,潛伏期為2至10天。
|
C. | 免疫力低下感染病人容易感染,使用10至14天第三代頭孢子素(如Ceftriaxone)可有效治療。
|
D. | 醫院供水系統中發現該病菌時,可藉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消毒,或銅-銀離子交換(copper-silver ionization)進行消毒。
|
E. | Legionella可造成肺外感染,如腹膜炎或腎盂腎炎。
|
|
(E) | 9. |
有關懷孕時期使用抗生素,下列何者屬於Pregnancy category D,不建議使用?
|
A. | Azithromycin
|
B. | Clindamycin |
C. | Metronidazole |
D. | Vancomycin
|
E. | Sulfonamide
|
|
(D) | 10. |
有關茲卡病毒(Zika virus)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
A. | 茲卡病毒與登革熱病毒同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idae),潛伏期約3至7天(最長約12日)。
|
B. | 台灣疾病管制署公布茲卡病毒屬於第五類法定傳染病,需24小時內通報。
|
C. | 茲卡病毒亦可藉由性行為或輸血感染。
|
D. | 病媒蚊主要為熱帶家蚊與環紋家蚊傳播。
|
E. | 孕婦感染此病毒可能由母子垂直感染造成胎兒出生小頭畸型症。
|
|
(C) | 11. |
有關抗生素 - 有效治療(疾病/致病原)-抑菌/殺菌機轉之配對,下列各組合何者為非?
|
A. | Penicillin – Syphilis – 細胞壁合成抑制。
|
B. | Clarithromycin – Legionella – 50S ribosome蛋白質合成抑制。
|
C. | Levofloxacin –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30S ribosome蛋白質合成抑制。 |
D. | Dapomycin – Staphylococcus aureus – 細胞膜抑制。
|
E. | Polymyxin –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 細胞膜抑制。
|
|
(C) | 12. |
檢測潛隱性(latent)結核病常用的方法有結核菌素皮膚試驗(Mantoux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和丙型干擾素釋出分析(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s),以下何者正確?
1. IGRAs可鑑別活動性感染和潛隱性感染,而TST則只可偵測潛隱性感染。
2. TST假陽性可發生於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或曾接種卡介苗者。
3. IGRAs在診斷結核感染的專一性和敏感性皆高於TST。
4. IGRAs比TST更適合用於曾接種卡介苗者。
5. 在偵測潛隱性結核,當TST或IGRAs陽性時,必須評估是否有活動性結核感染。
|
A. | 1+2+3 |
B. | 2+3+4 |
C. | 2+4+5 |
D. | 3+4+5 |
E. | 1+4+5 |
|
(C) | 13. |
預防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及其合併症最有效的方法是疫苗接種,一般建議所有6個月以上的人皆可接種,以下有關我國季節性流感疫苗在65歲以上老人及全人口之每年施打率之敘述何者正確?
|
A. | 65歲以上老人施打率約80%,全人口施打率約50% |
B. | 65歲以上老人施打率約60%,全人口施打率約40% |
C. | 65歲以上老人施打率約40%,全人口施打率約15-20% |
D. | 65歲以上老人施打率約30%,全人口施打率<10% |
E. | 以上皆不正確 |
|
(E) | 14. |
一位80歲女性住在安養院,她半年前因中風而開始被置放導尿管,最近因流鼻水、咳嗽及輕微發燒被送到急診室,給予症狀性治療後送回安養院,病人在4天後被帶回門診追蹤,此時病人只有輕微咳嗽,沒發燒,餵食情況良好,而在急診室所做尿培養有Vancomycin抗藥性腸球菌,請問此時如何治療?
|
A. | 給予Linezolid |
B. | 給予Ciprofloxacin |
C. | 給予Daptomycin |
D. | 給予Amoxicillin |
E. | 以上皆非 |
|
(E) | 15. |
一位49歲男性因發燒由A醫院轉來,他曾在A醫院接受檢查並接受Ceftriaxone及Doxycycline治療一週,因未退燒且血液培養報告陰性,在A醫院糞便培養有MRSA。病人轉來時血壓140/80mmHg,心跳78/min,呼吸18/min,體溫38℃,初步檢查並未發現感染部位,請問這時該什麼抗生素?
|
A. | Fusidic acid |
B. | 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 |
C. | Vancomycin |
D. | Linezolid |
E. | 不使用抗生素 |
|
(E) | 16. |
以下何者不是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感染之高危險者?
|
A. | 靜脈藥癮者 |
B. | 有梅毒或其他性傳染病者 |
C. | 多重性伴侶者 |
D. | 年輕結核病患者 |
E. | 以上皆是高危險者 |
|
(E) | 17. |
WHO 2009年版的登革熱分類及治療指引主要在提供疫區醫療人員對病患的評估及按臨床病情輕重分級分流,以有效治療及處理病人。以下敘述何者為錯?
|
A. | 將病人分類為Group A、B和C,而不再區分登革熱與登革出血熱。 |
B. | Group B病人為有「警示徵象」(如腹部疼痛、體液蓄積、黏膜出血、嗜睡、躁動不安、肝腫大及血比容值增加伴隨血小板急速下降)或有潛在疾病或顧及特定社經狀況,需住院治療。 |
C. | Group C病人為有嚴重血漿滲漏導致登革休克症候群或體液蓄積伴隨呼吸窘迫、嚴重出血、嚴重器官損傷,需緊急轉送到設備完善之醫院或入住加護病房。 |
D. | Group A及Group B體液補充鼓勵口服,若需靜脈輸液則以生理鹽水或Ringer's lactate輸液24至48小時,在Group C病人有低血壓休克時,用等張Crystalloid或Colloid溶液,以20 ml/kg在15分鐘內給予,行緊急輸液。 |
E. | 病人應避免使用aspirin,而改用NSAID來減輕症狀,當血小板低於30000/cumm,就必須立即輸注血小板。 |
|
(A) | 18. |
下列有關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之敘述,何者錯誤?
|
A. | 預防Clostridium difficile孢子傳播的院感措施包括戴手套、穿隔離衣及以酒精性乾洗手液洗手。 |
B. | 確定診斷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sease (CDAD)所造成的腹瀉需檢測糞便toxin A和B,或者產生toxin的基因。 |
C. | CDAD病人的表現除了腹瀉外,還包括發燒、腹痛、白血球升高(leukocytosis)。 |
D. | 治療輕微到中等嚴重度CDAD的藥物優先選擇為口服metronidazole 500 mg Q8h,使用10至14天。 |
E. | 大約20%的CDAD病人會發生recurrence |
|
(B) | 19. |
為降低醫療機構內多重抗藥性病原之交叉感染,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倡導醫護人員手部衛生運動。有關手部衛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液進行手部衛生,在清潔效果、使用時機、花費時間、對皮膚的影響、安全考量及洗手遵從性等方面,均比使用肥皂或液態皂進行濕洗手的效果為佳。
2. WHO推動的醫護人員手部衛生運動,強調醫護人員在手部無明顯髒汙時,優先使用酒精性乾洗手液清潔手部。
3. 手部有明顯髒汙或沾有血液/體液時,建議使用肥皂和清水之濕洗手技術洗手20秒。
4. 為提高手部衛生設備的可近性,WHO宣導在照護點普遍設置或隨身攜帶酒精性乾洗手液。
5. 酒精性乾洗手液對諾羅病毒(norovirus)、腸病毒皆有很好之消毒效果。
|
A. | 1+2+3+4+5 |
B. | 1+2+4 |
C. | 2+4+5 |
D. | 2+3+4 |
E. | 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