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 |
下列何者為導管相關血流細菌感染的最主要來源?
|
A. | 病人皮膚上的菌叢 |
B. | 醫護人員操作時汙染所造成的交叉感染 |
C. | 原裝輸液汙染 |
D. | 經由其他感染部位血流移行 |
E. | 由空氣漂浮的細菌所造成 |
|
(B) | 2. |
下列有關抗生素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出所有答案)
1.不當的使用抗生素會增加細菌抗藥性的產生,以及巨大的醫療浪費。
2.抗生素藥物使用劑量和血中濃度高低與細菌產生抗藥性無關。
3.抗生素之選用必須依病人年齡、免疫情況、代謝情況、營養情況、水和電解質平衡、肝和腎功能、病情嚴重程度等而調整。
4.不當的使用抗生素會增加病患的死亡率及副作用。
5.監測aminoglycoside血中最低濃度(trough)是為了避免其腎毒性。
|
A. | 1+2+3+4 |
B. | 1+3+4+5 |
C. | 1+2+4+5 |
D. | 1+2+4 |
E. | 1+2+5 |
|
(B) |
3. |
一位30歲喜好爬山的男子,無任何潛在疾病,出現不明原因發燒7天,求診於診所服用cephalexin無效。到急診求診,給予抽血檢查發現WBC: 12500/uL, Neutrophil/lymphocyte: 78%/22%, AST:178 U/L, ALT:145 U/L,理學檢查有粟狀紅斑及0.5cm圓形疤痕位於生殖器上,如圖,請問最可能診斷為何? |
A. | Primary syphilis |
B. | Scrub typhus |
C. | Cutaneous anthrax |
D. | Lyme disease |
E. | Q fever |
|
(D) |
4. |
23歲男性有多重性伴侶,且性行為無防護措施已有多年,手掌與腳掌出現許多個不痛不癢深色病灶如圖(A)(B)所示。無其他症狀,至門診就醫,請問該病人最可能是何種疾病? |
A. | 癬 |
B. | 疥瘡 |
C. |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
D. | 梅毒 |
E. | 病毒疣 |
|
(D) |
5. |
心內膜炎病人出現此一病徵(如圖示),稱為 |
A. | Osler nodes |
B. | Splinter hemorrhage |
C. | Petechiae |
D. | Janeway lesion |
E. | Clubbing |
|
(D) |
6. |
下列有關皮膚軟組織感染的敘述何者為非?
|
A. | 在台灣,致病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比例比歐美國家高出許多 |
B. | 壞死性筋膜炎是沿著fascia快速蔓延的一種皮膚及皮下組織感染,死亡率可達26% |
C. | 壞死性筋膜炎的治療需要儘早的手術清創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
D. | 發生在肢體的壞死性筋膜炎又稱為Fournier's gangrene |
E. | Primary pyomyositis是指骨骼肌內的發炎反應並且形成膿瘍,最常見的致病菌種是 Staphylococcus aureus |
|
(B) |
7. |
20歲病人因influenza後產生續發性肺炎住院,痰液抹片如圖所示,最可能的致病菌是: |
A. | Mycoplasaca pneumoniae |
B. | Staphylococcus aureus |
C. | Haemophilus influenzae |
D. | Klebsiella pneumoniae |
E. | Legionella pneumophila |
|
(E) |
8. |
結核病之相關問題,下列何者為錯誤?
|
A. | 結核病治療二個主要目的是將病人治療成為不具傳染性以中斷傳播,以及治癒病人以防止死亡。 |
B. | 前二個月(initial phase)採四種第一線抗結核藥,包括isoniazid、rifampin、pyrazinamide和ethambutol,WHO稱之為intensive phase,是希望儘快殺死結核菌。 |
C. | Ethambutol 只具抑菌作用(bacteriostatic),而rifampin 和 pyrazinamide 則具殺菌作用(bactericidal)。 |
D. | 結核病復發或斷斷續續治療容易造成多重抗藥結核。 |
E. | 結核菌是飛沫傳播,只要戴外科口罩即可防護。 |
|
(D) |
9. |
四十歲女性,過去身體健康,因為二日來說話不清楚、吞嚥困難和兩眼皮無法全張開,症狀逐漸加劇,來急診就醫。來院前五日她和媽媽與先生三人吃了路邊攤購買素食豆干後,開始出現腹瀉、嘔吐和腹痛,後續發生前述神經系統病症,同時,病患也逐漸出現近端肢體、顏面肌肉和呼吸無力。來院當日,媽媽和先生也開始出現類似的病症。理學檢查發現病患意識清楚,沒有發燒,心跳和血壓正常,但是呼吸較淺且費力;神經學檢查額外發現深部肌腱反射(deep tendon reflex)降低。請問最有可能的診斷為何?
|
A. | Guillain-Barre syndrome due to campylobacteriosis
|
B. | Poliomyelitis |
C. | Lambert-Eaton syndrome |
D. | Botulism |
E. | Myasthenia gravis |
|
(B) |
10. |
20歲新兵,過去身體健康,因三日咳嗽、發燒、喉嚨痛和逐漸出現多處皮疹到急診室就醫。病患並無外傷或者動物接觸史。理學檢查發現病患意識清楚,體溫攝氏39.8度,血壓98/56 mmHg,脈搏每分鐘116次,呼吸每分鐘24次。皮膚疹如圖所示。其餘理學檢查並無特異發現。請問最有可能造成感染的病原為何? |
A. | Aeromonas hydrophila |
B. | Neisseria meningitides |
C. | Vibrio vulnificus |
D. | Streptococcus pyogenes |
E. | Staphylococcus aureus |
|
(A) |
11. |
27歲男性,過去身體健康良好,並無抽菸、酗酒或動物接觸史,因為二週來發燒、逐漸氣促(dyspnea)、吞嚥困難和體重減輕10公斤,來院求醫。理學檢查發現病患意識清楚,體溫攝氏38.5度,血壓120/78 mmHg,脈搏每分鐘116次,呼吸每分鐘28次。口腔內有白色斑塊,胸部理學檢查並無特別發現。胸部X-光如圖(A)所示。支氣管鏡檢切片的病理檢查如圖(B)所示。請問最有可能的病和治療配對為何? |
A. | Pneumocystis jirovecii--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
B. | Legionella pneumophila-- Levofloxacin |
C. |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Fluconazole |
D. | Influenza-- Oseltamivir |
E. |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zithromycin |
|
(D) |
12. |
50歲男性,有長期的慢性C型肝炎,三年前因為食道靜脈曲張吐血,接受脾臟切除。病患術後良好。此次主訴二日咳嗽有濃痰,並且今天凌晨出現發燒和寒顫。病患上午十點鐘來診時意識清醒但是呼吸急促,體溫攝氏39.0度,呼吸每分鐘30次,血壓116/86 mmHg,在使用氧氣面罩供給 60% 每分鐘10公升的氧氣下,氧氣飽和度92%。理學檢查並未聽見心雜音。儘管使用呼吸器,病患在隔日凌晨出現持續呼吸衰竭,胸部X-光兩側泛白,併發休克後死亡。隔日微生物實驗室報告血液培養長出格蘭氏陽性菌。請問最有可能的致病原為何?
|
A. | Rhodococcus equi |
B. | Nocardia spp. |
C. | Listeria monocytogenes |
D. |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E. | Streptococcus pyogenes |
|
(E) |
13. |
39歲男性病患,過去身體健康良好。因為一週來發燒和持續性的頭痛到院就醫。理學檢查發現體溫攝氏39.0度,口腔白斑,頸部並沒有僵硬。血液檢查發現白血球7020/微毫升。電腦斷層顯示腦部水種。脊髓穿刺發現壓力>600 mmH2O,例行顯微鏡檢和生化檢查發現白血球數是0/微毫升,蛋白質34 mg/dL,染色所見如圖示。三日後,血液和脊髓液微生物培養皆報告長出黴菌。請問以下敘述何者為是?
(1) 在取得病患同意後,進行愛滋病毒感染檢驗
(2) 腦壓過高,不應在後續治療中重複進行脊髓穿刺以紓解壓力
(3) 最有可能的病原是Cryptococcus neoformans
(4) 目前標準的治療藥物組合是amphotericin B + flucytosine
(5) 治療療程完成四週即可停藥 |
A. | 1+2+3 |
B. | 1+ 3+5 |
C. | 1+2+4 |
D. | 2+3+ 4 |
E. | 1+ 3+ 4 |
|
(B) |
14. |
關於登革熱的敘述,何者為是?
(1) 登革熱病毒分為四型
(2) 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是Aedes aegypti,它也會傳播yellow fever和chikungunya病毒
(3) 該登革熱病媒蚊僅有晚間吸血
(4) 診斷可以在急性期用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偵測血中病毒
(5) 目前預防登革熱的最好方式是接種登革熱疫苗
|
A. | 1+2+3 |
B. | 1+2+4 |
C. | 1+3+4 |
D. | 1+3+5 |
E. | 1+ 4+5 |
|
(C) |
15. |
55歲男性病患,有酗酒史和肝硬化,因為有三日腹痛和發燒來院求診。理學檢查顯示意識清楚,體溫攝氏38.5度,腹部檢查顯示腹水(ascites),廣泛的壓痛,但反彈痛並不明顯。腹水檢查發現白血球每微毫升500顆,75%都是多核性中性球(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 PMN)。腹部電腦斷層並未發現任何局部膿瘍。請問以下敘述何者為非?
|
A. | 診斷為 primary bacterial peritonitis。 |
B. | 最有可能的致病原,包括Escherichia coli、streptococci、enterococci、pneumococci。 |
C. | 初始抗生素治療一定要加上metronidazole。 |
D. | 70%的患者在一年當中會復發腹膜炎。 |
E. | 預防性的抗生素會降低復發機會,但是會增加staphylococcal infections的風險。 |
|
(D) |
16. |
二十八歲男性病患,過去身體健康。因為發燒、血便和右上腹痛多日住院。糞便例行檢查潛血4+。大腸內視鏡檢和病理學查如圖A及圖B所示;腹部電腦斷層如圖C所示。請問下列敘述何者為是? |
A. | 最有可能的診斷為Klebsiella pneumoniae菌血症和肝膿瘍,應即刻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抽取和投與ceftriaxone。 |
B. | 顯微鏡檢具有高達95%的敏感度和特異性分別出致病原。 |
C. | 該疾病並非法定傳染病,不需通報。 |
D. | 最好的治療是metronidazole或tinidazole。 |
E. | 十天左右的抗生素即可完治,並不需清除腸腔內病原。 |
|
(B) |
17. |
下列所陳述的疾病或狀況與發生腦部膿瘍相關。當病患因這些狀況併發腦部膿瘍時,請問哪些依經驗抗生素治療(empirical antibiotic therapy)組合的配對為非?
|
A. | 慢性中耳炎或乳突炎(chronic otitis media or mastoiditis)-- Metronidazole + a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
B. | 肺部膿瘍 (lung abscess)-- Vancomycin。 |
C. | 心內膜炎 (endocarditis)-- Vancomycin + gentamicin。 |
D. | 副鼻竇炎 (paranasal sinusitis)-- Vancomycin + metronidazole + a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
E. | 最近顱內手術後-- Vancomycin + a third-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
|
(B) |
18. |
下列病原和疾病配對,何者為非?
|
A. | J-C virus-- 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 |
B. | Human herpes virus (HHV)-8-- Erythema infectiosum。 |
C. | Epstein-Barr virus-- 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 |
D. | Bartonella henselae-- Cat-scratch disease。 |
E. |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Hemolytic-uremic syndrome。 |
|